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88094
 Mark Che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8/27北插天山行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9月健行Schedule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八通關古道
作者: Mark Chen 日期: 2011.08.28  天氣:  心情:
1871年12月,有66名硫球船員飄流到恒春的八瑤灣,被排灣族牡丹社原住民殺了54人,剩下的12人被漢人救援經過清朝官員護送在1872年歸返硫球。當時在中國清廷與日本訂定「清日修好條規」的日本外務大丞柳原前光,將這件事報回國內。

硫球的中山王在14世紀時已經向明太祖入貢受冊封,早就是「華夷秩序」的一環。到了17世紀日本鹿兒島的薩摩藩用武力征服硫球,視其為附庸的屬國,又因為貪圖硫球對中國進貢的貿易利益,刻意不讓中國知道其征服硫球的事,讓琉球保持和明朝的關係,琉球處於兩強之間地位尷尬,也就悶不吭聲同事二主。

牡丹社事件引起薩摩藩的關心,日本軍方更主張要對台灣興師問罪,於是在一名美國退休外交官李先得(C. W. Le Gendre)的建議下準備出兵台灣,李先得曾任駐廈門領事,1867年一艘美國船也曾漂到台灣,船員遇到同樣情況,李先得因此有與清廷交涉的經驗,認為清廷根本不重視台灣,中國對台灣並無實質的統治,加上清廷對日人問及牡丹社事件時也不置可否,因而加強了日本奪取台灣的野心。

1874年日本內閣提出「台灣蕃地處分要略」,對「無主之地」的台灣發動為硫球船民「報仇」的軍事行動,也開啟近代日本侵略中國的序幕。

日本出兵台灣引起西方各國的關心但都保持中立,日軍在南台灣的軍事行動,因水土不服官兵爆發疫病無以為繼,最後在英國的調停下撤軍,顢頇的清廷明明是被侵略者,卻承認日本保僑而以賠款了事貽笑國際,清廷無能至此,近代中國何能不陷於劫難與紛擾?

當然清廷也有明理之人,李鴻章便因這個事件開辦北洋軍,並任命沈葆禎為辦理台灣海防事務的船政大臣,當時的台灣西岸平原大致都已經完成墾殖,墾地不敷使用,移民械鬥事件經常發生,而東部因中央山脈阻擋仍有廣大未開發的土地,沈葆楨在勘查全島形勢以後,上奏建議「開山撫番」,擬定三條貫穿台灣東西的橫貫道路,包括北路由噶瑪蘭、蘇澳至花蓮奇萊,中路由林圮埔(竹山)至花蓮璞石閣,以及南路由屏東社寮至台東卑南。中路就是現在所稱的「八通關古道」,由總兵吳光亮負責闢建,「八通關」是原住民的土語意思是「玉山」。

吳光亮在1875年1月率兵2000餘人由林圮埔(竹山)入山東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險要之地設置營壘。一路經大坪頂、鳳凰、牛轀轆(鹿谷)、茅埔、八通關、大水窟、到達璞石閣(玉里),同年11月完成路寬6尺長約152公里的山道,完工後清廷即廣募眾民配合官兵屯墾,並開放內地人來台灣,但因天然環境惡劣及原住民的抵抗,屯墾成效並不好,八通關古道建成後僅20年就被廢棄了。

1895年日本據有台灣,殖民政府為實行理蕃政策,重新測繪路線,1919年動工另闢「八通關越嶺道路」,以大水窟分界東、西二段,西段自楠仔腳萬(今信義鄉久美村)起至大水窟,長約42公里,東段自玉里至大水窟,長82公里145公尺,1921年1月完工;不過,日人日人興築八通關越領道的目的,是加強對深山原住民的統治與「教化」,並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與掠奪,與清朝的八通關古道路徑幾乎完全沒有重疊之處。

現存的古道有部份為清朝古道,部分為日治時期古道,較明顯且可通行的部分,是從東埔經陳有蘭溪右岸的父子斷崖、雲龍瀑布、樂樂、對關一直到八通關草原為止,大部分路徑都不易辨識,除八通關草原留有明顯的古道遺跡外,僅父子斷崖對岸山腰上64階8尺寬石階,以及乙女瀑布與對觀之間溪谷上方還保留的一小段石階。
標籤:
瀏覽次數:71    人氣指數:671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8/27北插天山行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9月健行Schedule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9-01 11:33
我沒厲害啦
史地讀的最差
你日記筆誤
剛好不小心被我看到
不好意思呢

午安
 
時間:2011-08-31 21:27
當時在"中國與清廷"訂定「清日修好條規」~是不是清廷和日本?
"1974"年日本內閣提出「台灣蕃地處分要略 ~ 年代是不是1874年?
 
時間:2011-08-28 15:24
她, 90歲,Schwyz,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8-28 14:54
她, 90歲,Schwyz,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