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18377
 起點也是終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布施篇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集結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平等施
作者: 起點也是終點 日期: 2011.10.29  天氣:  心情:
在家人佈施時,總喜歡選擇成就高的修行人為對象,這種情形在佛陀住世的時代也是如此。佛陀在本篇經文中特別提醒在家人應心存平等,不應去考量對方的成就如何,這樣的功德福利將如四大海水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選譯自北傳《增一阿含經》

優婆塞喬正一譯於西元2006/12/14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時佛陀還住在古印度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林內,當時師子長者前往舍利弗尊者修行的地方,頭面禮足後,恭敬地坐在一旁。

師子長者對舍利弗說:「唯願尊者接受我供養的邀請。」

舍利弗默然受請。

長者知道尊者默然受請後,便從座位起身離去。接著長者又來到大目乾連、離越、大迦葉、阿那律、迦旃延、滿願子、優婆離、須菩提、羅云、均頭沙彌等尊者修行的地方,總共邀請了五百位尊者。

師子長者回到家裡,立即準備各種美食,敷妥座具,到了供養的時間,便親自邀請五百位尊者前來應供。

諸大阿羅漢各自戴著三衣,持缽入城,來到長者家中。長者眼見諸位尊者坐定後,親手自斟酌料理,一一奉上各種飲食。長者看見諸聖眾都已食訖,便奉上乾淨的水,每人奉施一塊白毯,並上前接受咒願祝福。

尊者舍利弗便與長者解說極妙之法,說完法後便從座位起身離去,回到靜室。

隨後羅云尊者來到世尊面前,頭面禮足後,恭敬地在一旁坐下。

世尊問:「你今天去了哪裡?」

羅云回答:「師子長者今日前來邀請我們。」

佛陀問:「如何?飲食好不好吃?接受的白布是細還是粗?」

羅云回答:「飲食非常的高級,而且非常豐盛。白布的質料也很好。」

佛陀又問:「眾僧總共有幾人受請?上坐是誰?」

羅云對佛說:「和上舍利弗最為上首,總共有神德弟子五百人。」

佛陀說:「怎麼樣?羅云,你認為這位長者獲福多不多?」

羅云說:「非常多,世尊。這位長者得福之報無量無邊,無法計算。只要佈施一位羅漢,其福就已難以計算,更何況今天這五百人均是人類及天神所共敬的大阿羅漢,這樣的福報當然無法計量。」

佛陀對羅云說:「但是若從僧眾中,邀請一沙門供養,如果去計算供養這位由僧眾中派去的沙門之福,將勝過供養五百羅漢之福一百倍、一千倍、巨億萬倍、甚至無法譬喻。何以如此?因為那位沙門是由僧眾中所派遣,他的身份是代表僧團,供養這樣的沙門就等於供養一切僧伽,其福難限,必將獲甘露滅盡之處(解脫)。」

佛陀接著說:「羅云,你要明白,猶如有人發誓說要飲盡所有江河的水,你認為這個人做得到嗎?」

「不可能,世尊。因為地球非常廣大,光是我們印度就有四大河,分別是:恒伽、新頭、私陀、博叉。每一條大河又各自有五百分支,此人終其一生也不可能飲盡所有的水,他這樣做只是徒勞無功,事終不成。」

佛又問:「如果此人又說我自有方法可以飲盡所有的水,因為所有的川流都必將歸入於海,如果去喝海水,不就等於飲盡所有的河水?你認為他這樣說有沒有道理?」

「很有道理。」

佛陀說:「就是這個道理,羅云,一切對於個別比丘的佈施就猶如河流,有可能獲大福,但也可能獲福不大。因為不管河流原本是什麼名稱,一旦歸入於海,都已不重要了,到時只剩下大海之名而已。羅云,同樣的道理,眾僧就猶如大海,而以下的十種人都是從僧眾中培養出來的,沒有僧眾是無法成就的,是哪十種呢?分別是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辟支佛、佛。這十種人皆都是出自僧眾,非各獨自立。羅云,你應當明白,若供養由僧團所派遣,代表僧眾的沙門,這種福報不可限量。是故,羅云,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求無量無邊、無法計算的福報,就應當供養聖眾。羅云,你應當明白,好比有人以酥塊投入水中而凝結,無法擴散。若以油投水,則油遍滿在水上。因此,羅云,當一心供養聖眾比丘僧。就是這樣,羅云,當如此學習。」

後來師子長者聽說如來稱讚佈施僧眾之福,而未稱讚佈施其他人之福,便來到世尊面前,頭面禮足後,恭敬地在一旁坐下。

師子長者開口對世尊說:「聽說如來稱讚施眾之福,未稱讚佈施其他人之福,那我自今以後會常供養聖眾。」

佛陀解釋:「你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沒有這樣說。只要佈施給畜生,都會獲福,更何況是佈施給人類。但我的意思是說福報會有多、少的差別。因為如來聖眾可敬、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而僧眾中有四向、四得及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等僧眾。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成就三乘之道者,當從供養僧眾中求之。因為三乘之道皆出於僧眾。長者,我是因為這個緣故,才會這麼說。但我沒有教人只佈施給聖眾,不佈施給其他人。」

長者明白世尊的意思,說道:「誠如世尊的教誨,自今而後,若作福業,盡當供養一切聖眾,我不會去選擇對某個人佈施。」

世尊為長者說微妙之法,令長者生起歡悅之心。長者聞法後,即從座位起身,頭面禮足後離去。

後來每當師子長者想要佈施修福業時,總會有天神跑來勸告他:「此是向須陀洹之人,此是得須陀洹,施此人得福多,施此人得福少。」
 天神總是以如下的偈語勸長者:
 如來歎擇施  與此諸德士
 施此獲福多  如良田生苗

儘管如此,師子長者總是不予置理,默然以對。

有時天神又會跑來勸告長者:「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此向須陀洹人,此是得須陀洹人,此向斯陀含人,此是得斯陀含人,此向阿那含,此得阿那含,此向阿羅漢,此得阿羅漢,此是聲聞乘,此是辟支佛乘,此是佛乘。施此得福少,施此得福多。」

師子長者仍是不予置理,默然以對。因為他憶及如來的教誡,不應選擇對象的成就而佈施。

有一天師子長者又來到世尊面前,對世尊說起天神勸告的經過,並表示他對如來教誡不敢違背,他在佈施時始終沒有是非之心,更沒有大小眼,不去考慮對方成就的高下,只管盡力去佈施一切眾生,那些持戒精嚴的比丘自會受福無窮,而那些犯戒的比丘自受其殃,他只想到眾生沒有食物就無法活命。
 

佛陀非常稱讚長者:「善哉,善哉。長者,你發過弘誓,佈施時心恒平等。長者當知,若惠施時,有天神跑來勸告:『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等語時,都不應受到影響,不要心存是非,也不要去考慮此人是持戒或犯戒。長者,應當一心念平等惠施,如此必能於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師子長者牢記如來教誡,熟視世尊,意不移動,立即於座位上,得法眼淨(證初果)。

師子長者從座位起身,對佛陀頭面禮足,便退而離去。

就在長者離去沒多久,佛陀對所有比丘說:「這位師子長者能一心奉行平等施,又視如來從頭至足,於座位上得法眼淨(初果)。在我所有優婆塞弟子中,平等施第一者,當屬師子長者是。」

所有比丘聽到佛陀這麼說,都心生歡喜。
標籤:
瀏覽次數:220    人氣指數:2040    累積鼓勵:9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布施篇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集結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