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0,44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318377
起點也是終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殊勝的金剛經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平等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布施篇
作者:
起點也是終點
日期: 2011.10.29 天氣:
心情:
大國王波斯匿有一次問佛:「世尊,請問我應當布施給誰?」佛說:「你喜歡布施給誰,就布施給誰。」波斯匿王又問:「那請問 布施給誰才會獲得大福報?」佛說:「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若能對四雙八輩等真實無上福田殷勤恭敬地布施供養,便能得大福利、大名譽、大善果,而且必將果實纍纍。」(北傳《雜阿含經》第六十八篇 )
有一位婆羅門質問佛陀:「瞿曇,外傳你主張應 布施給你及你的弟子,不應布施給其他的教派,真有此事嗎?」佛陀明確否認:「絕無此事,這種傳言是污衊我,我從未如此主張。這種說法只會製造兩種障礙:一是障礙 布施者行善布施;另一是障礙受施者獲利。事實上,只要用洗過的器皿放著殘食置於乾淨的地上,令附近的(鳥獸、貓、狗等)眾生因食之而獲安樂,我說此等善行也能獲福,更何況是 布施給人類。但是婆羅門,我的確說過:『布施給持戒清淨的人能獲得大果報,不同於布施給犯戒的人』這句話。」(北傳《雜阿含經》第九十五篇)
女居士中被譽為布施第一的毘舍佉曾以八種方式大力奉獻僧團,世尊曾問她想從其中獲致何種利益?她則如是回答:「大師,一旦我想到那些已達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的聖者,曾因我的奉獻而獲得利益,我就會因此心生歡悅;因歡悅而生快樂;因快樂而生輕安;因輕安而生喜樂;因喜樂而生止(註:禪定);因止而令五根、五力、七覺支增盛。大師!這就是我期待的八種因 布施所得之利益。」(見南傳增支部Vin. 1:290-294)
蘇摩娜公主(sumana)是波斯匿王的妹妹,有一次她問佛陀:「假設有信心、戒行與智慧都同樣卓越的兩位弟子,其中一 人作布施,另一位不作布施,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差異?」佛陀回答:「不管他們未來再轉生於天界或人間,曾作布施的那個人不論在壽命、容貌、安樂、榮譽與力量等各方面都將會遠勝過另一個人。即使在更久的來世,當他們都出家加入僧團時,他們之間還是有差異。這種差異會一直到他們都成為阿羅漢之後才消失,因為這兩個人的阿羅漢道智與阿羅漢果智是毫無差異的。」(南傳巴利英譯增支部)
「布施」的真諦不在於財物的價值及多寡,而是在於心態是否出於至誠。一如《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中的乞丐婆,手裡僅有一瓦酸臭的米汁,那是她唯一的食物,她深深的敬仰著摩訶迦葉尊者,將這碗臭米汁奉獻給尊者,一般人不要說去喝下那碗米汁,恐怕就是連聞都不敢去聞。但那碗米汁卻是乞丐婆的所有財產,她將她僅有的全部都奉獻給迦葉尊者,成就了最美麗、也最高貴的布施善行。摩訶迦葉尊者為了不傷這名乞丐婆的心,也當著乞丐婆的面喝下了這碗米汁。由此可知,布施貴在誠懇,只要勇於布施,就不是窮人。真正的窮人是那種貪得無厭,自私自利,小氣吝嗇的有錢人。他們雖然享有巨額的財富,卻貪戀財寶,不懂得布施才是真正的富足,這樣的人當其福報享盡以後,轉眼間必將淪落赤貧淒涼。而窮人在他窮困時,若能勇於布施,可謂為世間希有,因為他已戰勝了最大的敵人,那就是心中的貪婪、吝嗇、與自私。 (見《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西元年2010年11月5日的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籍的75歲艾倫和78歲凡歐莉特,結婚迄今已屆36年,兩人於1983年退休,共同在英國的小鎮過著平凡的生活。兩人在2010年7月中了樂透,獲得1,120萬美元(約新台幣3.4億元)彩金,但兩人卻認為施比受更有福,將上億的彩金全數捐出作慈善,這對善心的老夫妻卻一點也不心疼地說:「若你從未擁有過,那也就無所謂失去。」
我不知新聞中的老夫婦是否為佛教徒,但他們真的做到了佛陀所教授的「布施」精神,尤其是他們說的那句睿智的話:「若你未曾擁有過,也就無所謂失去。」善哉!善哉!真是善哉斯言,這就是佛教的「無我」、及「無我所」的真諦!實在太酷了!
依照佛教的看法,世上的有錢人得享鉅額的財富,皆是因其過去前生為人慷慨,樂善好施,曾修過布施善因,故而今生能享有財富的果報。但他們今生若不懂得惜福,不繼續布施,不肯培植未來的善因,一旦福報用盡時,轉眼便為赤貧,一如平時好逸惡勞,不事耕耘生產,銀行裡的存款終將坐吃山空。
而窮人會窮困,則是因其過去前生為人自私、小氣、吝嗇、慳貪,不修布施善業,故而今生淪落至貧窮的窘境。若今生懂得勤修布施的善業,未來定能轉貧為富。
由此可知,諸法無常,「好的」會過去,「不好的」一樣也會過去。貧富之間亦是如此,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貧者不一定永遠是貧,富者也不一定永遠是富。應以平等的「捨」心來觀察世間萬象,所謂貧富一如,一切不過是短暫的表象而已,並沒有任何的分別。
所以,我們毋須曲意逢迎,更不用趨炎附勢,昔日權傾一時的宴上賓很可能就是明日的階下囚,過去呼風喚雨的有錢有勢者也很可能轉眼沿街乞討,落魄淒涼。但我們也不用憤世嫉俗,嫉妒有錢人,因為富人若懂得善用其財富來建設公益,造福社會,便是取之於社會,還諸於社會。也就是說,財富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傷人但亦可助人,是邪是正,端乎一心。
現代人會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會作理財規劃,例如買保險,或投資金融商品,或買基金,或存退休金...。其實,就世間法的角度來說,理財規劃是非常正確的作法,但世間的保險並非真正的保險,唯有布施才是最保險的保險;又報酬與風險的關係是一體兩面,無法切割,所以世間並不存在無風險的投資, 一旦遇上無常,如西元2008年全球的金融海嘯,所有投資的錢財極可能瞬間化為泡影。但也唯有布施,才是完全零風險,也是最一本萬利的投資。
在景氣不佳的時代,我們依然可見有人賺大錢,例如同一條街上的豆漿店,有人生意興隆,有人卻門可羅雀,其中的差別在於布施的有無。
願本單元能令讀者樂行 布施,因施獲福,一如佛的偈語:「若為利故施,此利必當得;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見北傳四分律)
標籤:
瀏覽次數:
236
人氣指數:
2436
累積鼓勵:
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1
2
殊勝的金剛經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平等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