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80693
 Maggi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烏干達的孩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安靜等后也要熱情回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烏干達的天空下
作者: Maggie 日期: 2012.12.03  天氣:  心情:

關於片中的烏干達孩子

http://v.pps.tv/play_31JVS4.html

連結於pps 這部份播出時間有點久了,但感動一直都是久久難忘的.生命是分享故事,也是感動久久


蘿絲,13歲,合唱團員,曾親眼目睹她雙親被叛軍處決後的慘狀,現正試著找回自己的生活。

"在我父親死前,他告訴我歌唱是很棒的才能。每當我唱歌的時候,我都想起他。”

多明尼克,14歲,從叛軍逃出的童兵,也是一個很棒的木琴手,叛軍逼他殺害的三個人是他難以抹滅的痛苦記憶。

"我希望成為一位音樂家因為演奏木琴是上帝的恩賜。如果沒有音樂,世上就沒有生命。”

萳西,14歲,舞者,叛軍殺害她父親並擄走她母親,在逃至保護營前,她在草叢中讓自己與兩個小弟妹安全躲藏數日。

“歌曲讓我忘記保護營裡的一切…疾病、缺乏食物、人們死亡…跳舞就像是閉上眼睛,和朋友們一起。家的感覺。”


關於影片



“人們很難相信我們的故事,但我們如果不說你就不會知道.”

《烏干達天空下》是一部極動人的紀錄片,關於 一群在北烏干達保護營區裡特別的小孩堅忍生命力的故事。烏干達近二十年來飽受內戰的蹂躪,家園毀滅,骨肉分離,早已無純真可言,這些孤兒與逃出的童兵小小年紀已經歷經了生命中最殘忍的現實折磨。但是透過他們在帕東哥學校裡的歌唱與舞蹈課程,他們悲慘的戰爭記憶以及每日必須面對的生存掙扎得到了紓解。學生們的才華,投入和熱情讓他們史無前例地獲邀參加在首都坎帕拉舉行的全國音樂比賽。本片導演尚‧范恩與安德莉雅‧妮克斯‧范恩精彩地呈現戰爭世界的恐怖與音樂與舞蹈的美妙之間的強烈對比。《烏干達天空下》再次彰顯藝術無與倫比的啟發與感人力量,讓看過的觀眾莫不動容。

導演尚‧范恩先到烏干達二週,由維安部隊陪同在戰區訪問了十所學校,當他到達帕東哥這個全烏干達最偏遠的保護營學校時,他們夫婦知道這裡就是全世界都應該看到的故事所在。

這個營區半數以上的小孩要不是曾被叛軍擄走成為童兵,就是在戰爭中失去了父母或兄弟姊妹。由於這個營區附近的叛軍的活動頻繁,因此連援助其他保護營的團體也不敢到這個危險之地;在帕東哥裡情況更糟,以小孩為主的居民不僅要忍受叛軍恐怖的襲擊,還長期處於營養不良以及疾病肆虐的生活,現場幾乎沒有醫療照護,處境之慘令人難以想像。

身為電影人,范恩夫婦過去也碰過不少危險,他們在哥倫比亞拍過解救童兵,也在極地圈挨餓受凍。但是在帕東哥拍攝的經驗卻是他們從未有過的挑戰。「這是我們的孩子出生後我們接下的第一個危險案子。全球閃亮的製作人跟我們接觸之後,我們所作的研究告訴我們在北烏干達的戰區拍攝真的很危險。我們必須先找出如何進行拍攝,然後才能確定冒這個險是否值得,尤其我們已經為人父母。不過,我們對於北烏干達的小孩所受的苦難談得越多,我們就越覺得必須幫他們來講他們的故事。終究來說,我們也希望我們所拍的片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以後會覺得驕傲的。」導演夫婦認為他們同時都在現場太危險,所以他們不得已計畫了一個長期合作的做法。每天安德莉雅在家裡會透過電話了解拍片進度,以便能夠專注在影片的結構,同時尚則盡全力在他不曾經歷過的嚴酷處境裡透過攝影機捕捉最動人的故事。

尚跟安德莉雅的遠距合作方式很意外地反而為這個拍攝計畫幫了大忙。安德莉雅解釋說:「因為尚工作地點的危險和艱苦,每天通電話讓我們能夠一直掌握最好的故事。我的任務就是影片的『大局』,因為我不必像工作組每日必須面對疾病與各種現場的困難,所以我的思緒無礙。只是我每天都擔憂尚跟工作組員的健康與安全還是蠻難受的。」為了保持連絡,尚‧范恩在營區裡找到一個手機的通話品質勉強可以接受的地點──就是站在營區夜店跟妓女戶的最高的磚牆上店踮起腳尖。尚每天都跟安德莉雅通話討論當日的進度並交換意見。

工作組總共到帕東哥兩次,總共待了近三個月的時間。按規定,外地人不可以住在營區裡,最後經過多次協商(跟很多次的Uno遊戲後)軍方才同意。等到范恩成為社區裡的一份子後,他不帶攝影機開始去找足以代表戰後數以萬計的孩童聲音的主角。「我們要找的故事是能夠代表營區裡多數小孩不幸都共同擁有的經歷」安德莉雅‧范恩解釋說。尚跟學校裡每個學生都訪談過後,才決定以多明尼克,蘿絲和萳西三人為主軸。他們的家人同意他們參與影片因為他們認為這能夠讓全世界都知道安秋利部落慘絕人寰的經歷。」

第二次回到帕東哥拍攝時,尚把預告片放在iPod裡播放給孩子們看,他們都嘖嘖稱奇。不過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科技(對一個沒有電的地方,這當然是不小的震撼),而是他們感受到的一種極大的榮幸。范恩說:「在他們的文化裡,拍一張照片已經是極高的敬意,所以看到自己出現在電影裡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或許正因如此,他們願意跟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覺得他們的經歷有意義。我們再度回去也很重要。他們再看到我們的時候都很興奮,因為我們真的回來了,他們看到我們是多麼看重他們。」

轉貼自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603

標籤:
瀏覽次數:194    人氣指數:1194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烏干達的孩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安靜等后也要熱情回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