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0916
 聽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40619-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40620-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40620
作者: 聽弦 日期: 2014.06.15  天氣:  心情:
〈二十七加一〉

某所大學飯堂。

午飯時段,飯堂老闆正忙得很。排隊買的人多的是,老闆本已喘不過氣來,還忙著開辨第二十七號餐的事。第二十七號餐,賣的只是簡單的饅頭,菜蔬,粥湯,還有一份肉。特別的是,售價只一元。第二十七號餐牌被悄悄地掛起來了,但大家似乎還沒有注意到。

畢竟,今時今日消息一但被發出,眨眼間便已傳至每個角落。大眾知道了消息,便蜂擁去買這「極划算」的套餐。一時間,二十七號窗口人頭湧湧。甚至有個學生來訪問他呢。

訪問間,老闆只不住搖頭苦笑。他盤算著,雖然生意極旺,然而以每份餐虧四毛錢計算,該差不多時候結束了吧?

過了兩天,老闆再來到了飯堂,卻竟發現一至二十六號窗口就像從前一樣人山人海,而二十七號,就只剩下一隻蒼蠅光顧。原來,一個徵文比賽早兩天刊登了一篇文章。老闆也去找來了那篇作品。

文章是這樣寫的: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所大學飯堂推出的『一元套餐』,筆者早幾天也慕名採訪去了。據飯堂老闆簡先生所言,第二十七號的『一元套餐』,是為了幫助窮困學子而設。不過,筆者初聽有點不已為然,因為依筆者所見,光顧的人大多衣著光鮮,精神奕奕,實在難以將其理解為幫助窮困學子』。

自從訪問過簡先生後,筆者倒留意到了一個人,一個貌似老弱殘喘的老人。他每天都一拐一拐的來排隊,手上就握著一個硬幣。不過,那個硬幣,似乎從來沒有替他換來食物。每一次,老人都排在比長城還長的隊伍之後。每一天,當二十七號餐已全部售罄,老人總戴上一副失落且憂心忡忡的神色黯然離去。

日日如是,至今老人還沒有成功買到一次,不過,最近卻已不再踫見他,也許放棄了吧……」

讀罷,老闆放下了文章,陷入了一陣沉思。

翌日,老闆開始到處打聽老人的去向。幾經轉折,終於來到了老人家,卻駭然發現,門旁掛著個白色燈籠。

「咯咯咯!」
「呀…...」
「找誰呀?」
「請問是某伯伯嗎?」
「我就是,你是誰呀?」
「你好,我是某某大學飯堂的主管……」
「呯!」

吃了個閉門羹,老闆心裏不好受,但也沒放棄。

「咯咯咯!」
「……」
「咯咯咯咯咯!」
「呀……」
「好啦好啦,進來罷。」

踏進去,老闆心裏一寒。那是個百來尺見方的單位,水泥脫落牆身滲水暫且不說,外露的原來連鋼筋也不是,只是一支竹竿而已!單位裏幾乎空空如也,除了一張雙層牀外,唯一不缺的,似乎就是散落一地的醫藥用品。

聊了整個下午後,老闆是哭著出來的。原來,一地的藥品不是屬於老人的,而是他的兒子。他的兒子本是大學生,但早前患上了重症而被迫輟學。本來已只勉強足夠的老人的薪金,自此就更不好使了。

房東可憐他,便免了他的租金。不用電,到大學洗手間取水,不作任何消費,然後他的薪金就能讓他繳了醫藥費。剛才還沒有計算吃的呢,繳過費用後,老人大概每月還剩百餘元讓他一家兩口吃下肚。於是,老人便每天去了排一元套餐的隊伍。

早期的時候,還沒有幾個人買,老人還可以買給自己和兒子各一份。後來人漸漸多了,走路一拐一拐的老人如何跟年輕的學生競爭?

買不了一元套餐,只好把目標指向隔夜麪包。麪包要幾元錢一個,比套餐還貴。這樣畢竟也撐不了多久,撐了二十八日,錢花光了,只得挨餓。挨著挨著,兒子就營養不良一命嗚呼了。

挨餓的日子在第二十八日結束,隨著兒子逝去,老人手頭確是鬆了,但心頭卻是勒緊了鬆不來。

老闆回到了飯堂,第二十七號餐依然標價一元,但來了二十八天的老人卻再也沒出現過了。









看見自己

紐約有一棟摩天大樓的老闆,每個月都為昂貴的電梯修理費苦惱,因為樓很高,電梯不是一叫就來,乘客往往等得不耐煩,一直連續按鈕,所以電梯鈕壞得很快。人們雖看見電梯鈕已經亮了,還是要再按一下才安心,好像別人按的都不算,非得自己的「魔術指」按一下,電梯才會來。這個老闆在電梯旁貼很多告示,都沒有效,最後他貼出懸賞,若有人能使乘客改變習慣,給與厚獎。

結果一名心理學家在電梯門上裝了一片大鏡子,輕易解決了問題。因為鏡子使乘客看見自己的猴急樣,只要一站到鏡子前,立刻變得有禮貌了,原先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鏡子前都成了紳士、淑女,耐心等待電梯,這就是鏡子的妙用。很多時候,人不是故意要做出某些惡形惡狀,只是不知自己這樣做是什麼樣子,苦於不自知而已。

我一直很好奇,演化為什麼沒有使人的眼睛分開生長,一個看外面,一個看自己呢?人的兩隻眼睛專門看別人,如果沒有鏡子,人是無法知道自己長得什麼樣子。

這個「我」(selfreferent)是很晚才發展出來,嬰兒要到兩歲左右才會知道鏡中人是自己,靈長類除了黑猩猩外,其他猴子都不知道鏡中的動物是他自己。實驗者把動物麻醉後,將紅點塗到他臉上,醒來後再讓他照鏡子,結果除了黑猩猩會去摸自己的臉外,其餘都不會,表示他們不知道鏡中的人是自己,可見自知需要很高的智慧。

有個實驗非常有趣,實驗者想知道寄生在別人窩裡的小鳥,如何知道它自己是誰。像椋鳥(cowbird)專門把蛋下在麻雀窩,讓麻雀替它孵蛋,但椋鳥長大了並不會以為自己是麻雀,還是去找椋鳥交配。它如何知道自己跟養父母不一樣呢?

康乃爾大學的實驗者把剛孵出的椋鳥隔離長大,讓它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隻鳥,然後把一些小鳥的羽毛染色,另一些則保留原來顏色,等小鳥長到兩個月大,再把兩隻成年椋鳥放進實驗室,一隻染了色,一隻沒染,結果發現小鳥喜歡跟自己一樣顏色的大鳥在一起。這表示它會檢視自己,知道自己的特徵,在腦中形成樣板模型(template)將其他的鳥與自己相比,產生我們看到的「物以類聚」現象。

這個實驗很重要,讓我們看到動物可以檢視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演化雖然讓我們的眼睛只能看見別人的刺,看不見自己的梁木,但人發明鏡子彌補這項不足。或許當公僕看到自己對待頭家的冷面孔時,服務態度會好一點。

鏡子,是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你說是不是?

小啟示:「眼睛只能看見別人的刺,看不見自己的梁木。」
標籤:
瀏覽次數:58    人氣指數:45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40619-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40620-1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