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台北信義計劃區豪宅內,董事長是胡定吾的聯安診所,
最近前來預約要做健康檢查的人突然增加很多。
院長朱恆毅說,往常年底做健康檢查的人本來就多,
最近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因腦中風突然過世,
來健康檢查的人更是增加,每天都有十幾個人排隊等健診。
最難防範的沈默殺手——壓力
沒有健康,任何策略管理學都免談。
在政大商學院開高科技事業策略學的第一天,
策略學教授吳思華第一堂課就問在座的高階經理人,
未來五年的目標是什麼?
台下這群三、四十歲的企業中高階主管所言,
無非是工作上的目標。
正為三酸甘油脂高所苦的吳思華說,
怎麼都沒有人把目標放在健康上?
他說,健康是一,如果沒有一,其他一切都是零。
對強人而言,壓力所帶來的疾病常常是無聲無息襲擊而來。
![](http://ms.mail2000.com.tw/cgi-bin/downfile/@VKJKM03O.C487F5DBC20D0C3C8DD4_2.gif/materialland_280.gif)
為人景仰的前台灣飛利浦總裁羅益強在一九九九年六十歲那一年,
被調到荷蘭總部任職三年後的一次健康檢查中,
醫生告訴他健康狀態一切良好。
但就在檢查後,他彎腰穿鞋子時突然發現心臟不對勁。
急救時,鬆開縮緊的心血管,斷層檢查每一根心臟血管
,沒有一根有阻塞,但是羅益強的心臟卻壞死了三分之一。
原來就在幾分鐘的心臟痙攣之後,
心肌立即因短時間的缺血而壞死。
荷蘭的醫生告訴他幸虧在醫院病發,
在外頭發作的話,可能來不及急救,人就完了。
羅益強了解自己的心臟狀況後,
立即在醫院打電話給總部荷蘭總裁,要求立即由職場中退出。
總裁到羅家探望兩次,要他再多做幾年,
可以找年輕助手幫他跑,自己不用跑國外。
「人就在跑車上,怎麼可能不開快車?」
羅益強堅持要走下跑車,離開他工作32年的飛利浦。
他自己分析在過去的專業生涯中,
他每天都有在跑步機跑步一個小時的紀律,
為何會得這個病?醫生也無法解答。
發病前一直保持每天運動一個小時的他,
開始分析自己可能是因為調到歐洲總部,
西方的起司、奶油、酒和飲食,
影響了原本喜歡吃東方食物、蔬菜的他。
此外,跨國公司不過夜的跨國出差,增加了他身體的壓力而不自知。
當時他常在下午四點由荷蘭飛到紐約十二個小時,
剛好也是紐約的下午四點,他一到,立即辦公,
晚餐就到雙子星大廈的頂樓餐廳吃一、兩道菜,
當天又匆忙搭機回荷蘭。
(去年,感恩接到一位在荷蘭種花的網友妹妹來信,
用的是他的信箱---她寄信給她哥哥通訊錄中的每一個人,
詢問她哥哥的下落--當時我想:妳既然有妳哥的帳號,密碼,
應該可以查出他最後與誰通聯啊!!
而感恩只是與他通信,瞭解彼此生活不同的層面及看法,
未深入了解,更沒見過他,所以沒有回信。
今年在整理信件時,又看到那封信,就寫了封信去問:結果呢?
找到他沒?!但無人回應,所以--我想,大概是有人解開他的帳號,密碼,
故意寫信的吧?!~~~希望是這種玩笑式的,而非真的離開人世
)
成功不必付出代價~
![](http://ms.mail2000.com.tw/cgi-bin/downfile/@VKJKM03O.C487F5DBC20D0C3C8DD4_3.gif/materialland_023.gif)
未必要付出代價。
西班牙皇家管理學院管理學教授菲南杜、
巴托羅梅研究兩千多名高階主管,
發現有些企業主管不只事業成功
,私人生活也過得非常有意義。
這位管理學者同時也發現,要經營好私人生活,並不容易。
研究發現有些高階主管常會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
如疲勞、情緒緊張、擔憂等,蔓延到家中生活與親人身上。
當然更糟糕的是有人由於不擅處理私人事務,
如把負面情緒帶給辦公室的同事,使同事遭受到精神污染。
研究發現之所以有負面情緒,或是因為不適應新工作,
或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不樂在工作、價值觀不符合)。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也研究發現,因工作而筋疲力竭的人有以下特徵:
持續疲憊、對下達命令的人感到憤怒、憤世嫉俗、思想負面、
易怒、情緒一觸即發。
聯安診所院長朱恆毅指出,聯安健診也有做心理健康檢查,
有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在面對心理諮詢時常會痛哭失聲,
因為事業做得大,負債也多,想到就受不了。
關於生命該如何平衡的話題,已經成為企業圈人士關心的議題。
今年四十三歲的富達投顧總經理王友華
最近也感受到生活實在該多平衡一點,也就是該為自己想一想。
他說,過去都是跟顧客在談該如何做資產管理,
現在他想增加一個話題,那就是該如何做健康管理。
企業界關心平衡的人生
王友華過去二十年的金融職場生活中,
被外人形容為很嚴肅認真到有點繃得過緊,
但最近有一回因到花蓮洽公,早到了一點,
他就到花蓮的七星潭海邊,租了一部腳踏車痛快地騎了一個小時。
此刻他才體會到,原來人生可以這麼與大自然接近,海天一色就在眼前。
在海邊,他遇到兩位到花蓮太魯閣參加馬拉松的年輕人。
二十八歲的網擴國際業務經理廖培仁,大學理工科畢業,
卻在科技公司派駐歐洲四年之後,選擇一個人開軟體銷售代理公司,
因為他要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
他常常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練習馬拉松慢跑,
一面健身,一面欣賞國家公園四季不同的風景。
過去的王友華生活非常緊張,很少好好吃過一頓午餐。
公司就在遠企樓上,有一次為了買聖誕禮物,
站在購物中心中間,還一度暈眩。
「好像有山窮水盡的感覺,」王友華說。
七星潭偶遇之後,王友華改變了他的生活。
每天早上他跑到俱樂部慢跑五千公尺,
週末跑陽明山馬拉松九公里。
只有工作,不是全人
如同王友華的覺醒,工作絕對不能佔據一個人整體生命。
生命中還有其他部份,所謂的「全人發展」,
已開始在西方的管理學界飛上雲霄。
![](http://ms.mail2000.com.tw/cgi-bin/downfile/@VKJKM03O.C487F5DBC20D0C3C8DD4_5.gif/materialland_147.gif)
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早在一九八九年暫停宏碁電腦的忙碌工作,
轉到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念企管碩士時,就已聽到管理學教授教
他們工作與生活均衡的重要性。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發現,
真正成功的主管比較能體認全人發展的重要,
鼓勵員工擔任義工、協助自閉症兒童、
下班後擔任樂團鋼琴伴奏或勤練高爾夫。
這不僅可以增強主管與員工的互信互諒,
員工也可以由工作之外獲得生活上的知識與技能,
反饋回來對工作有幫助。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祕書長郭珊珊指出,
台積就很鼓勵台積人到台中科學博物館去當解說義工。
為何現代工作人需要平衡?
由此可見,專業要做得好,要懂得自己、
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及企業發展規模,
抒解負面情緒讓專業與休閒平衡是重要議題。
「所有過勞死,都是不平衡的結果,」
統一企業總裁林蒼生說。在林蒼生的眼中,
生理與心理的健康是最值得的投資,
「人平衡之後,能量比較會跑出來。」
生活不平衡,就猶如學心理學出身的生活作家游乾桂所言,
活著的人努力在找死,死的人拚命想活。
歐洲人比較懂得生活,休假很多,可是工作品質反而更好。
「所謂的休養生息很重要」游乾桂說,休養的「休」也可以說是修補,
也就是復原體力,復活生命。
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指出,人的生活一定要平衡,不平衡會把人徹底拖跨。他的平衡是指工作、家庭、休閒、朋友一定都要平衡發展。
像他再怎麼加班,到了晚上八點半一定要回家喝一碗熱滾滾的魚丸蔬菜湯,
假日常去鄉下農場割割草,讀讀書。李焜耀讀的書很豐富,
讀完一本精彩的書,對他而言,等於走了一趟心靈旅行。
爬玉山對他來說,也是一趟很有氧的運動。
走遍大江南北,李焜耀認為台灣是一個很容易過平衡生活的好地方。
開車一兩個小時,就可以躲到山上很好的民宿,也很快可以抵達誠品書店買書。「不爽的話,還可以很快去泡個溫泉,」李焜耀說。
你準備好平衡你的人生了嗎?
![](http://ms.mail2000.com.tw/cgi-bin/downfile/@VKJKM03O.C487F5DBC20D0C3C8DD4_7.gif/materialland_244.gif)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網站)
各位親愛的好友們: 請好好珍惜自己的健康,
不要以為自己還年輕! 請未雨綢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