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5751
 柳宿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回首塵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致命的八個經典問題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閒談“慎獨”
作者: 柳宿 日期: 2004.11.28  天氣:  心情:

閒談“慎獨”
自愛: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聲譽和名譽,用清潔與節制珍惜自己的身體,用“君子慎獨”的自律精神來維護自己的聲譽和名譽。——《企業理念體系》
《企業理念體系》剛剛發到員工手中的那些天,一位同事問我,“君子慎獨”怎麽解釋?我說大概是講君子在獨處時仍很謹慎吧。
小時候練書法父親曾讓我寫了這個詞掛在房裏,並詳細講解過,現在雖已記不太清,但我想大致意思應該是不錯的。
終究還是懷疑自己的淺薄,晚上回家後,開始進行考證。最後在曾子的《禮記·中庸》中找到了出處:“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釋文是:不要在暗處出現惡念,不要認爲事小就無所謂,因此君子獨處時是非常謹慎和小心的。合上書,洋洋然竊喜沒有丟了面子。
糟糕的竊喜,竟然夜不能寐。輾轉反側之後索性起身點了支煙,任由思緒隨著深夜蔓延。在手指間的煙火明滅之中似與先賢有了默契,竟然慢慢體味到慎獨的含義。
想起一個故事,有個又饑又渴的趕考的秀才,在經過一片熟透的桃林時,只淡淡望了一眼便繼續低頭趕路。別人問他爲什麽不摘個桃子解渴,他說:“桃李無心,我心有主。”主人不在,桃李是不會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則不存在了。
現在想來,這或許就是慎獨吧。
被譽爲“關西夫子”的楊震,曾舉薦才華出衆的王密爲官,爲報答楊震,王密于深夜獻金百兩,楊震拒收,王密說:“暮夜無人知”,楊震大怒,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人知?”
我佩服楊震,說起來除了清介廉潔之外,便是慎獨了。
慎獨是儒家最主要的修養方法,佛家的“觀空”、道家的“守中”也有“拿來”之嫌。

如此看來,做爲古之君子的美德乃至釋、道兩家的修行法門,慎獨真的不是門容易做的功夫,而且慎獨好像離我們很遠,甚至有些遙不可及。
不過自忖雖算不上君子,離小人的標準還是差了許多的。楊震是不敢比的,且不說身份卑微沒人肯夜獻百金於我,即便有,恐怕也不一定能抵住那黃燦燦的誘惑,縱然能抵得住,伸手不打笑臉人,天知神知之類的話想必是不會說的。
不吃桃李應該能做的到,大不了學學古人,慰勞口腹之後扯片青衫包了銀兩懸於樹上。況且前些天我還做過件小事,那是在上班的路上,迎面過來的車裏顛出一隻漂亮的小狗,我追出很遠才把小狗放到被紅燈攔住的車裏,主人想下車道謝,卻苦於前面的綠燈亮了後面的車按喇叭,那種尷尬的神態很讓我開心了一陣子。
所以細想起來慎獨也沒有那麽遙遠那麽難。積水成淵,積善成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慎獨的功夫或許我們也可以做的來。而且細細品來,這一件件的小事中還有一種快樂,一種不足爲外人道的坦蕩蕩的快樂,一種不可比擬不可分享不可名狀的快樂。
《易經》裏講這個世界中萬事萬物的運行都是有著各自的規律的,任何違反這個規律的事物必將受到懲罰,相反,如果能順應各自的規律,便會其樂融融。我想,順應這種規律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慎獨。
慎獨可以帶來快樂,如果做久了,還會成就一個人。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這些成就如果歸結到慎獨,應該算不得牽強。
不敢奢望有如此成就,但我想如果真的做好慎獨功夫,至少會使自己的素質有所提高,這種素質的提高,對社會是份貢獻,對自己也未必不是一種機會。

一家大公司在考核應聘人員時,故意在門口放倒一把掃帚,結果許多人都越過掃帚,只有一個人把它扶起來,最後公司錄取了那個人。

平時的行爲習慣能在瞬間體現出來,遮是遮不住的,也是勉強不來,刻意不來的。所以諸葛先生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很有些道理。花一點點功夫,慢慢養成慎獨的習慣,或許這一生都會受益無窮。
再往大處想,慎獨還可以帶來真正的自由。
我們所向往的“大同”社會,其實就是建立在高度自覺、自律的基礎上,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真正做到了慎獨,才有可能實現社會“大同”,才有可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社會是這樣,企業也是這樣。我們經常抱怨企業給我們的空間太狹小,這樣一個制度,那樣一個制度,束縛自由的東西太多。現在想來,可能也有自己沒做好慎獨的因素在裏面。誠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如果人人都做好了慎獨的功夫,這些規矩好像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想歸想,畢竟大同社會也好,沒有規矩的企業也好,都類似於物理中的真空,是一種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理想狀態。
不過做爲一種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應該是不會錯的。
生活中做好慎獨,可以無愧這一生,工作中做好慎獨,可以無愧於企業。
其實細想想,是企業給了我們衣食,給了我們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烏鴉尚知反哺,羊羔尚知跪奶,做爲一種回報,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做一點慎獨的功夫呢?
更何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企業的興衰和我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傾巢之下無完卵,我們的這些努力,歸根結底,還是爲了我們自己。
如此想來,慎獨的功夫是不得不做的了。《道德經》裏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 在工作中,生活中,稍稍刻意的改變一下自己,做一點慎獨的功夫,于人於己都應該算是件有益的事。
標籤:
瀏覽次數:93    人氣指數:2093    累積鼓勵:10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回首塵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致命的八個經典問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