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放下自我
找到自我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放下自我
我對於人如何走出低谷的過程,特別感興趣,因為對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可能有幫助。最近看到的一個故事,是當事人藉著旅行,去想清楚自己人生的意義。
我認識某些朋友,或者聽到的一些故事,也都是透過旅行,因為增加了人生體驗,處在不同時間,而有新的體悟。那萬一,真的沒有多少錢可以旅行,或者出國呢?
甘地說過:「找到自我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放下自我。」(The best way to find yourself is to lose yourself in the service of others.)
(我的翻譯方式不太一樣,大部分把lose翻成「捨棄」,我則翻成「放下」。對我來說,就中文的意義,「放下」比「捨棄」,比較符合整句的意思。)
之前我跟孩子談過,跟服務證明有關的事。家長想得很周到,幫孩子安排好,可以在離家近的地方服務,又可以比較輕鬆。但是孩子則是希望到比較遠,可能比較辛苦的地方。
我對於孩子的精神,大加讚揚,非常鼓勵。因為就我所知,很多學生要服務證明,常常是為了比較功利的理由,而不是真的為了服務。聽說某些服務機會還很「熱門」,要早點搶,對升學很有幫助。
用功利的角度來看待服務,真是太可惜了。從服務中能學到的東西很多,對心理健康也有正面幫助。有意願服務的人,相對來說,快樂多了。而且,服務也可以幫助年輕人,或者暫時失意的朋友,找到自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我自己會想當臨床心理師,就跟服務經驗有關。後來知道幾位也參與過服務的同學,因為投入服務工作,也影響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我們看見了他人的需要,我們在能力範圍內,能做就去做。所以我們到底要做什麼,事前可能不完全清楚。我們在實際動手做之前,也不見得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到。藉著付出,了解自己的能耐,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那是相當踏實的方法。如此,我們比較不會因為少數幾次打擊,而就此給自己下定論。
真心希望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服務,或者我們自己投入服務也很好。如果不去從功利的角度思考,盡心付出之後,得到的真的不見得少。
(不過,事前最好不預期一定能得到什麼,只問自己不勉強的情況下,能付出多少。我也聽過,因為過度投入服務工作,而忘了本分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