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昌/文
最容易獲得快樂的捷徑,莫過來自他人直接而真誠的讚美。
曾經聽過一個幽默的小故事,讓人感覺十分溫馨,便常常在我帶領的一堂有關「讚美」的潛能課程中引述——
在巴黎浪漫的露天咖啡座,一個年輕男子雙眼含情脈脈地,凝視著他的女伴美麗的雙眸。在情人充滿愛意的眼神裡,那位女生羞紅了雙頰,不禁慢慢低下頭來……
這時,年輕男子口中冒出了一句:「妳的爸爸……是不是當小偷的——」在如此浪漫的氣氛下,聽到這般突兀的問話,女生霎時詫異地抬起頭:「不是啊!我爸爸……你是知道的,他在當警察啊!你怎麼會說他是小偷——」
年輕男子伸出右手,抓了抓後腦勺,慢慢地道:「那就奇怪了,如果……妳爸爸,他不是當小偷的,又怎麼能夠到夜空裡,將天上的星星,偷摘下來,放到妳的眼睛裡呢——」
在課程中講過這個故事無數次過後,有個學員拿了一份在互聯網路下載的故事給我。那是這個故事的台灣版本,不知道是哪個頑皮學員,在上完課、聽過這個故事之後,自行延續出來的——年輕男子看完女伴的雙眼之後,接著又將她從頭看到腳,再從底下看回雙眼,繼續問道:「那麼……妳的媽媽,是不是種田的?」
這位女生心中小鹿亂撞,以為又有浪漫得令人心醉的甜言蜜語可以享用,連忙搖頭道:「不是啊!我媽媽……是公務員,你是知道的——」
這次年輕男子換過左手,還是抓了抓後腦勺,疾聲道:「如果……妳媽媽不是種田的?那她怎麼能夠把田裡種的蘿蔔,拿來長在妳的腿上——」
同樣的場景、相同的主角,從巴黎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兩個故事的版本,竟然會產生如此這般的差異,讓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不經意間被輸入太多否定的錯誤訊息,以致於讓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們,迷迷糊糊地失去了讚美別人的天賦本能。
想讓自己過得快樂嗎?用讚美來代替嘲諷,絕對是最有效的快樂秘方;否則,為什麼「浪漫之都」會是巴黎,而不在台北?
【快樂雋語】讚美已失去的事物,會使它在記憶中分外珍貴。 ——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