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鐘,杜文田老先生就起床了,他喚醒老伴,兩人簡單梳洗後,手挽著手一起到附近校園的操場散步。約莫一小時後,兩人回到住處,熱騰騰的早餐早就在等著他們。
快樂退休 安享天年
吃完早餐,遇到住在隔壁的老友,兩人一起坐下來閒聊一番,一個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老伴提醒他:「等會兒要先休息一下,要不然下午的事情可多著呢!」老太太說的的事情,其實是下午社區有合唱團表演,接下來還有國劇演出。更重要的是,傍晚和孩子約好,要一起吃晚餐,這一整天下來,夠他們忙的了。
杜文田與太太住在淡水五星級的養老中心,一進門是挑高的大廳,寬敞舒適,方便兒孫來探望,樓上則有活動中心、健身房、下棋泡茶的休閒中心、撞球台、KTV視廳室,一樓外面還有中庭花園可以隨時散心,比起五星級飯店毫不遜色。
他與太太住的套房,有三十坪大,除了臥房之外,還有一個客廳、飯廳,連小廚房都一應俱全,比五星級飯店的雙人套房大上一倍。夫妻兩人將房間布置得溫馨舒適。因為有中央廚房供應三餐,自己的廚房大多是閒置的,偶爾老太太技癢,才會自已煮點東西。
杜家位在高樓層,視野極佳,推開窗子,一陣沁涼的空氣迎面拂來,眼前就是淡水的海景,他常常是捧一本書,就可以消磨一個下午;他和老太太住在這裡,光是入住押金就要一千萬元,每個月還要繳交二萬九千元的管理費和伙食費。不過,這些老本可是他從年輕時就開始存下來的。
杜老先生育有一子一女,他說:「我和太太從年輕時就打定主意,以後年紀大了,不和子女一起住,這樣生活比較自在。」所以他們從年輕時,就努力存錢。夫妻兩人一個在經建會、一個在華航工作,屆齡退休時各自領了一筆優渥的退休金,還曾移居美國一段時間。
民國八十八年,兩人從美國回台灣玩,剛好有朋友介紹他來這裡參觀,他發現這裡環境很好,加上人親土親,於是就回美國將房地產處理掉,並且把台北市區的房子賣掉,住進了這裡。問他為什麼把市區房子賣掉,杜老先生說:「反正以後也住不到了!」住在這裡有人照顧,生病了有駐診醫師,臨時有狀況,馬階醫院就在附近,可以立刻就醫,真的很方便。
杜老先生與太太不僅身體健康維持得不錯,都八十三歲高齡了,身子還很硬朗,他的晚年生活不虞匱乏,又有老伴相陪,日子過得很愜意,社區裡還有很多老人作伴,可說是「老本、老伴、老友」齊備。在等待與兒孫聚會前,杜老先生帶著太太到樓下花園小坐,聽著噴泉的聲音,享受寧靜的下午時光,從他身上,讓人看到幸福的味道。原來老年生活可以這樣過!
杜老生先從年輕時就開始為老年生活預做準備,因此可以享受美好幸福的晚年,但是有另一群老人,他們年輕時也曾辛苦工作,現在卻是晚景淒涼。
養兒不肖 晚景淒涼
場景拉到台北市木柵區興隆路的「安康平價住宅」,這裡是中低收入戶聚集的社區,整個社區有一千戶左右,其中就有一百多戶是獨居老人。
十月上旬來到安康平價住宅,看到幾位老人家坐在屋外納涼交談,這裡沒有挑高的大廳和舒適的沙發,在那一小塊空地上,只擺了幾張老舊的椅子,大夥就坐在椅子上閒聊,有人則是獨自發呆,天空灰濛濛的,遠處走來一位老太太,用雨傘當拐杖,慢慢踱進社區。
黃儷玲老太太頭髮都已花白,坐下來後,氣喘吁吁。她剛搬進來沒多久,和兒子住在一起,一家七口,就擠在十四坪大的公寓裡頭,在屋子裡連轉身都嫌困難,因為空氣不流通,屋子裡散發著一股潮濕的霉味。
提起她的景況,其它老人都暗自搖頭。現在她雖然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但媳婦連三餐都不給她吃,鄰居們看她實在餓得可憐,拿飯菜給她,她就這樣靠著大家的救濟過日子。說到這裡,老太太再也忍不住掉下淚來。
老太太有三個兒子,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在這個時代,早已派不上用場。他的先生以前在高中任教,以一個高中老師的薪水,要供養三個小孩,日子雖然有點辛苦,但還算過得去。
四、五年前老伴過世,留下兩百多萬元給她,在臨終前,還特別囑咐孩子「這筆錢是給媽媽養老用的,你們不要去動它。」老伴才過世沒多久,做生意的小兒子財務發生問題,開口向她要錢,「兒子的事,就是老媽的事」疼愛兒子的她,二話不說,把錢都給兒子救急去了,那知道,這錢卻是一去不回頭。
小兒子生意失敗後「跑路」了,人早已不知去向,接著第二個兒子也出事,同樣發生財務問題,這次她無計可施,身上可以給的錢也都給了。但老天似乎未放過她,他的大兒子後來也因為時局不好,失業在家,家裡一老加上四個小孩無以維生。原本租的房子,因為繳不出房租,只好搬出來,還好她向社會局申請平價住宅,全家才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剛剛我去看醫師,連一百塊掛號費都是跟鄰居借來的」、「媳婦連飯都不給我吃」、「明知我吃素,還在飯裡摻豬油」,說到這裡,她的眼睛、鼻子爬滿淚水,去年她二度中風,說起話來嘴角略為上揚,看起來很吃力,也不太清楚
看著她的悲傷,忍不住從皮包裡掏出錢來,只想讓她有錢掛號,有錢吃飯,不用靠鄰居救濟。但是拿出錢的時候,她很客氣地拒絕了,她說:「再過不久,我就可以申請到中低收入補助。」社會局每個月會補助幾千塊錢給她過生活。
雖然大兒子最近找到一個月薪二萬多的警衛工作,但是這並不表示她就有飯吃。當她年輕的時候,絕對想不到,養了三個兒子,到頭來會落得這般淒涼的下場。
孤苦單身 靠救濟過活
在一旁的梁光暖老先生聽了直嘆氣。梁老先生也是靠政府救濟金過日子,從年輕就單身,年老後沒有子女也沒有親友。年輕的時候,他和人合夥做生意,曾經累積三、四百萬元積蓄,但是在四十歲那年,卻被合夥人騙光積蓄;後來他也做過一些小生意,不過並沒有賺到錢,逼得他只好打零工過活。現在他年紀大了,連零工都做不動了,孤家寡人一個,沒有依靠,沒有積蓄。
前幾年申請住到平價住宅,每個月領救濟金,還好他身體還算硬朗,他和另外一位老人合住一戶十四坪大的公寓,房間只有二坪大,裡面只有一台舊電視機陪伴著他度過餘生。
這兩個老人,一個是有兒有女,但是當兒女本身經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誰也顧不了她,以前是養兒防老,在這一代已經不管用,到了下一代,更加不可能寄望兒女奉養了。至於從年輕就抱獨身主義的梁老先生,沒有足夠的積蓄,現在只好靠救濟金過日子。
頂客族成趨勢 生育率逐年下滑
中研院人口與經濟學研究員江豐富指出,六十五歲老人獨居或是老人只和配偶居住(未與子女居住)的比率正逐年上升當中,一九七六年全台只有一萬一千戶是老人戶,到了去年增加為九十萬戶,顯示老人獨居或是只與配偶一起居住的比例正急速上升中。現代女子奉養父母或與父母同住的比例大幅下降,不論是現在或是未來的老人,都要有心理準備,必須自行料理生活。
另外,不婚或少子化逐漸成為趨勢。在銀行服務的周小姐就是典型的頂客族,她和另一半結婚後就決定不生小孩,永遠過兩人世界,當他們年紀大時,完全不可能有子女奉養他們,更別提生病時有人照顧。台大社會系教授曾嬿芬則是只生一個女兒就決定打住,菁英分子傾向於只生一子,也讓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
過去台灣每年出生的嬰兒數就有四十萬多人,去年出生數才二十四萬多人,足足少掉一半,總生育率去年降到每一名婦女一生中只生一.三個小孩,預估今年會再創新低,降到一.二人,比日本(老化第一名)和德國的一.三還低,也遠比經建會預估的數字低,以這樣的速度,台灣不出二十年,人口就呈現負成長。
根據經建會統計,現在每一百個人之中就有九個老人,到了二十年後,每一百個人中就有十六個老人,才二十年時間,人口老化近一倍之多,到了民國一百四十年,每一百個人中,就有三十個老人,台灣正以極快的速度老化當中,很快成為「老人國」,老化後潛藏的危機也快速逼近你我身後。
你或許很難想像「老人國」到底是何景象。事實上,台灣有些地區已經提前達到二十年後的老化程度。
輕壯人口外移 照顧老人政府一肩扛
台北縣平溪鄉,距離台北市不過五十分鐘車程,但是平溪是山城,沒有工作機會,年輕人口大量外移,全鄉有兩成以上是老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平溪分會會長陳秀月說:「這裡每天睜開眼睛看到的全都是老人。」雖然還是有些年輕人口設籍此地,但老人人口至少在五、六成以上,是真正的老人社會。多數老人沒有生產能力,必須仰賴在外工作的子女,或是政府、民間團體來照顧。
走在平溪街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年輕人,整個城鎮暮氣沉沉。如果沒有志工定期探視,獨居老人的生活照料,都會成問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在當招募志工,為當地獨居老人提供服務,但是這裡連服務老人的志工都是「老人」。
離島澎湖縣則是全台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地區,全縣中低收入的獨居老人就有三百多人,生活無法自理,必須仰賴縣政府每天派員送便當,照顧他們三餐。
人口老化衍生四大危機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已經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當人口極速老化之後,年輕人口負擔比例將大幅增加;內政部老人福利科長陳素春指出,現在是八個勞動人口養一個老人,二十年後變成四.三七人養一個老人,到了民國一百四十年,則是不到兩個人就要養一個老人。這是第一個危機。
長期研究人口問題的台大兼任教授孫得雄和江豐富都預言,台灣未來將是個老不起的社會。兩個人養個一老人,負擔十分沉重,加上國家財政惡化嚴重,現在政府每年花在發放老人津貼的預算就高達七百二十億元。未來老人倍數增加後,如果持續發放老人津貼,一年需要二千多億元,還沒發放之前,政府財政可能就先宣布倒閉,而規畫中的老人年金制度,依江豐富的精算,費率如不提高一半,到了民國一一四年就會拖垮國家財政。
江豐富直言:「以後不管是那個政黨執政,政府不可能為我們做什麼了。」個人必須未雨綢繆,他奉勸所有人在未老之前先做好準備,才不會老無所依。
老年人口增加後,醫療費用也將隨之水漲船高,現在老年人口是二百萬人,二十年後增加到近四百萬人,到了五十年後,就會增加到六百萬人。孫得雄教授說,人口老化後,健保醫療負擔會增加兩、三倍,病床也會不敷使用。健保費用入不敷出,是否撐得下去?實在令人擔憂。這是第二個危機。
勞動人力高齡化 年老還得自力更生
小孩出生數屢創新低,預估五十年內,幼稚園、國中、高中學生會逐年減少四成,大學生更嚴重,減少到只剩五成,未來會有一半的大學會關門,整個教育體系將會受到衝擊,連帶影響從事教育產業的人口。這是第三個危機。
台大人口性別研究中心主任薛承泰教授指出,學生人數減少,這早在十年前就可以預測出來,可以及早因應,但是政府卻好像視而不見,還拚命開放大學設校,未來有一半的大學會招不到學生,情況相當嚴重。
當老人愈來愈多的情況下,就業人口也會產生巨變,現在就業人口都是中青壯年人,未來就業人口全都是五、六十歲以上老人,老人為了養活自已,退休年限必須延後,整個產業必須做調整,個人要具備老了還能工作的能力和專長,難怪彼得杜拉克預言:「未來的人必須工作到七十五歲。」這是第四個危機。
江豐富認為,當勞動人力高齡化後,當然會對整體經濟造成衝擊,個人及國家財政負擔增加,對經濟與國力都會有產生負面影響。美國知名作家布坎南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西方之死》,指出少子化將使西方文明崩潰。因為當一個國家輕壯人口愈來愈少的情況下,國際地位與經濟實力將會每下愈況。
以日本為例,一九五○年日本人口是菲律賓的四倍,但一百年後的二○五○年,日本人口會比菲律賓少二千五百萬人。屆時兩國經濟實力與國民所得會拉近。日本甚至不得不接受菲律賓移民,以使老人得到照顧。
台灣老化速度僅次日本,且少子化現象比日本還嚴重,當「西方之死」侵襲西方先進國家之際,台灣的危機正隱藏在你我身後。
【本文摘錄自《今周刊》第3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