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小的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
一個國王被敵人追趕,躲到山洞裡,洞外風雨交加。這時候,一隻蜘蛛悄悄地爬過來,要在洞口結網,可是洞外風大雨大,一次、兩次、三次︰︰,都沒有成功。但蜘蛛並沒有氣餒,始終努力不懈地奮鬥下去,終於在第二十次的時候,在洞口結下完整的蛛網。這時,風平雨息,敵人趕來,看到洞網密佈,認為裡面不可能藏有人在,轉頭遠去,國王終於脫險。而國王在洞內看到蜘蛛結網的過程,領悟了奮鬥不懈的道理,終於打敗敵人收復國土。
這雖是個兒童故事,卻告訴了我們:每一位偉人,每一項成功,其背後都藏著一大筐失敗的經驗、苦悶和眼淚,正如耶穌在﹁升天﹂之前,背負十字架所受的苦難、流血與試煉一樣。
小孩子都知道,皮球若不用力拍擊在地上,怎會跳得高?沒有淒風苦雨的苦悶,何來雨過天青的歡愉?
今天在別人眼中,屋內一幅幅的水彩畫,一張張不同形式的的獎狀,都是令人驕傲的榮譽;而在我的眼裡看來,只覺得畫中的五顏六色都摻著我的心血,獎狀的字裡行間和油墨裡都沾著我的淚痕︰︰。
那是好幾十年前的事了,我才十八、九歲,帶著一份憧憬背著母親的期望,隻身遠赴日本習畫。由於身邊攜帶的盤纏已經用盡,註冊的學費沒有著落,就只好作一名全校唯一的窗外旁聽生。
東瀛的冬天,雪花飄飄,在暖氣教室的日籍老師,望著我這個來自寶島的中國孩子,鼻子被凍得紅通通的,就將我叫進了教室,站在後面聽課︰︰,就這樣,六個年頭過去了。
有一天的午夜十二時,萬人競爭的日本﹁帝展﹂︵日本美術界最高榮譽︶入選名單,正在揭曉︰︰,突然,爆出了﹁臺灣藍蔭鼎﹂五個大字,廿歲的我驚喜交集,興奮得幾乎昏了過去。
隨後,返回臺北,在一女中執教,成為當時日本學校中第一個中國籍的教師。且教且畫,不久,又向英國皇家美展進軍,一次、兩次、三次︰︰,一度失敗,兩度失敗,三度失敗︰︰,咬著牙,忍著痛,失望卻不灰心,直到第六次,我成功了。
所以,我們說一切失敗、折磨、羞侮,就像是一塊塊的積木,等到積木堆積得差不多了,成功的日子就不遠了。︵節選自 藍蔭鼎 鼎盧小語 華視文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