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禮拜堂
是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之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上。目前的建物改建於1932年,由偕叡廉設計,為仿歌德式的紅磚建築,有一方型鐘塔,內部為木架天花板,且保存一個自1909年開始使用的古風琴。淡水禮拜堂今日依然在使用中,是淡水地區最大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聚會所。約可容納三百人。此教堂曾在1986年修建,將屋頂由陶製屋瓦改為鋁制浪板。馬偕牧師於1872年租下一間預備做為馬廄的房子,以此傳教。至1873年,馬偕牧師租到稍前的一間民房做為新的禮拜堂。在1875年(光緒元年)時,淡水教會購下今日淡水教會的土地作為宿舍使用,約1890年淡水教會翻修其上的醫生宿舍做為禮拜堂,並於翌年8月在教堂後面建造一所義塾。1915年(大正四年)改建禮拜堂,使用磚造材料,建築物中間建有方形鐘樓突出於正立面,下設有入口正門,外表牆面則粉飾為白色。1932年(昭和七年)11月18日由偕叡廉(Dr. George William Mackay)親自設計、監工,並由鍾天枝牧師協助重建,呈現了現今所見淡水禮拜堂之樣貌。
舊稱「淡水滬尾關」的淡水海關是清代管理全台關稅的龍頭,地位重要;西元1858年,淡水因為條約關係被迫開港,為了統理繁雜之關務乃選擇擁有地利之便的滬尾守備營駐紮地作為海關辦公之地,其稅務主要由英國人負責,以確保關稅的徵收。首任外籍副稅務司為英人侯威爾( John William Howell ),而在歷經幾年的波折之後,終於在1862年的7月18日正式開市,首任海關監督為區天民,並將之改為滬尾海關公署,並以淡水作為本關總理全台關務,淡水海關自同治元年(1862)設立後,其設施包含:海關關署、長官官邸、碼頭區等。碼頭區則包括碼頭本體、洋樓、倉庫。隨後淡水在北台茶葉貿易興盛時期漸漸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口,直到日治初期淡水還是全台總理關務的龍頭。當淡水在地位逐漸被基隆港取代之時,民國三十四年日軍向同盟國投降,同年10月8日,國軍台灣指揮所憲兵第四團,即是乘著戎克船由淡水海關碼頭登陸,也是中國官兵踏上本鎮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