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6155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活的藝術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生活的藝術
作者: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日期: 2009.12.04  天氣:  心情:
THE ART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葛印卡老師講內觀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發行人:簡豐文
出版者: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五十五號十一樓
網址:http://www.budaedu.org
電話:(02)23951198
傳真:(02)23913415
贈送品,歡迎翻印,功德無量
本會網站,講經音檔、文字檔、內涵豐富,請多利用

THE ART OF LIVING. Copyright@1987 by William Ha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版權由VRI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授權

若有意願學習內觀,台灣內觀中心的網址如下:www.udaya.dhamma.org

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第九章 目標


有生就有滅.(註一)


體驗這個實相是佛法的要旨.身與心僅是不斷生滅的過程,我們對短暫且沒有實體的過程產生執著,就會有痛

苦.如果我們體驗到這些過程的無常性,執著就會消失,這就是內觀者的工作:觀察自身內在不斷的變化的感受,以

明白無常的性質.當感受生起時,不起任何習性反應,只是讓它生起又滅去,這樣的話,舊習性會浮上表面然後滅去

.舊習性和執著停止,痛苦也會停止,我們才會獲得解脫自在.這是一件長期的工作,必須不斷用功,每走一步都會獲

得一步的利益.唯有不斷的努力、耐心、堅持、繼續地練習,才可以抵達目標.


洞察究竟的實相


練習過程有三個階段:第一先學會這個修行方法,知道怎麼做和為何而做,第二,實際練習,第三,洞察實相,用

這個修行方法去貫穿自身實相的底層,而邁向最後目標.


佛陀並沒有否認人類(包括他自己)的形狀、顏色、口味、氣息、苦樂、念頭和情緒的存在,他只是強調這並

非究竟的實相.在一般的觀察,我們只注意到大範圍的構造,而這些構造是由更微細的現象構成的;只注意大範圍而

忽略內在微細的成分,會讓我們只看到它們主要的差異點,然後給以區分加上標籤形成偏見,而有了好惡--這過程

便發展成貪愛和瞋恨.為了脫離貪瞋的習性,我們不僅要全盤觀照,且要深觀以洞察表相之下的現象,而這正是內觀

者所要做的.


剛開始從身體各部分、四肢及器官做自我檢驗,進一步的檢查會發現身體有些部分是堅硬的固體、有些是柔

軟的流體、有些在動、有些靜止不動,或許我們會感覺身體的溫度與周圍環境不同,所有的觀察將有益於培養更強

的自我覺知.但這些仍只是在觀察某個組合體的表相,因此依舊會有喜好、偏見及貪愛瞋恨.
標籤:
瀏覽次數:75    人氣指數:4455    累積鼓勵:2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活的藝術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