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88094
 Mark Che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40831六寮崙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40916-19北二段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40913水社大山
作者: Mark Chen 日期: 2014.09.15  天氣:  心情:
20140913水社大山-信都登山隊

【前言】
伊達邵
邵語:「Ita Thaw,原義是「我們是人」、shvatan/思麻丹。」為台灣原住民,是台灣原住民山區人口最少數的一族,聚居於南投日月潭及雨社山一帶。邵族會與南投信義鄉濁水溪流域的潭南、地利、雙龍等村之布農族卡社群人合作並通婚,有些邵語會借自卡群布農語。邵族人聚居的部落,原稱「德化社」,若以行政區來說,稱為「日月村」,是潭區除了水社之外,另一個熱鬧的商圈;除了品嚐在地小吃、購買紀念品之外,遊客也可到「逐鹿市集」免費觀賞原民舞蹈,也可在此就近用餐或選購邵族手工藝禮品。

根據邵族的口傳歷史,相傳邵族人的祖先原來住在阿里山。在很久很久以前,邵族的一隊獵人在山中打獵時,發現了一頭肥碩的大白鹿,大夥兒於是驅趕著獵狗,一路翻山越嶺地追逐大白鹿,追了好幾天,看到一片美麗的湖泊在眼前,族人就把這個湖泊稱為Zintun(即日月潭);這隻白鹿跳入湖中消失不見,狩獵隊員沒有追到白鹿,只好獵埔山羌等獸類;獵人在湖邊清洗山羌的內臟,引來許多魚類的爭食,獵人隨手撈起湖中的魚試吃,非常美味可口;這片湖泊不但景色優美,而且湖中有那麼多取之不盡的魚產,真是上天賜給族人安居的好所在,於是回到原鄉去帶來族人,從此邵族就在潭邊定居下來,日月潭變成了他們的故鄉。

邵族人口甚少,因此學界對於該族是否應該歸屬於鄒族(Cou ; Tsou)的一支,一直有爭議;另一方面由於和漢族接觸較早,也曾被歸類為平埔族,但該族到底是屬於「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學界並無定見。清政府亦名之為「化番」(歸化生番),既不是「熟番」也不是「生番」。伊能嘉矩將其視為平埔族、鳥居龍藏將其列為高山族。從文化、服飾、體質等特徵來看,邵族均和鄒族人不同,卲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認他們是鄒族,且發起正名運動,在2001年8月8日政府正式承認邵族為原住民部族之一。

邵族人深受祖靈信仰之影響,敬畏自然,但近百年來受到日治時期日本人以及漢人的移入,使原有的土地以及文化風貌受到了很大的改變。人口數少,2014年8月統計約751人左右,是台灣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群,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曾使八成以上邵族人之居所倒塌,因此震後全族曾暫時遷往台北市明水路居住。卲族曾經是水沙連地區最有勢力的族群。水社(kankwan/水沙連)是日治時期的主要聚落之一。現在則以伊達邵(Baraw-baw,日月村,舊稱德化社)為中心。另一主要的聚落為位於水里鄉頂崁村的雨社山聚落。少部分居住於水里民和村益則坑(Aksa)一帶,其餘族人散居於各地。

卜吉山
海拔1222公尺,標高1222公尺,陸IV基石。日月潭纜車途中橫越過的兩座山丘(海拔1044公尺及996公尺),便是卜吉山支稜,從地圖上看,約在步道2.2Km處,有顆陸IV基石(字跡模糊),但在過了2.75Km觀景平台,開始下坡前,也有山友留下的卜吉山標示牌(1369公尺)。位於水社大山登山步道竹林區段中,此山無山頂標示,基石也找不到,因此只存在於地形圖與基石資料庫中,山友路過而不知。基石點位大約在孟宗竹林內的廢棄竹寮附近,並非此山的高點,山路從旁路過。續行仍舊是大片竹林,有不少採筍人,附近有條採筍道可下往台21甲3.5K附近。

水社大山
在台灣地理學而言歸屬於中央山脈之稜脈,邵語:Zintun marutaw a hundun,亦稱水社山,為台灣南投縣境內的一座山嶽,標高2059公尺,二等三角點1134號基石。位於魚池鄉日月潭日月村(德化社)偏東南方步行距離約5.7公里處。為魚池鄉與信義鄉兩鄉的分界點。亦為明潭四秀(日月潭四兄妹)之首,是日月潭地區的知名景點之一。從日月潭地區可直接眺望到水社大山。

水社大山亦為日月潭四兄妹(分別為水社大山H2059m、大尖山H2017m、貓囒山H1020m、後尖山H1008m)之首,2003年由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選為台灣小百岳之一,編號 「53」,2006年因後段步道登行難度高故取消列名。基石位置非最高點,最高峰標高為2120公尺。山頂無展望。基石處續行為北稜山路,可下往九族文化村附近。

【紀行】
水社大山登山口起自日月村之邵族民族議會標示牌旁之水社登山步道口指標,青年活動中心餐廳旁亦另有一登山口,登頂全程來回約須8小時。前段路程為著名的景點「水社大山步道」,步道全長5.48公尺,登山口至山頂落差約1280公尺,步道鋪設有石階,走完1853層石階即到達山腰、設有觀景台。沿途之植物生態為低海拔的原始闊葉林及中海拔的針闊葉混合林,夾以大片茂盛的孟宗竹竹林。其山頂與水里溪對岸的集集大山遙遙相望,不過山頂樹林密集並無景點展望可言。

2014年9月13日參加信都登山隊的水社大山健行行程,也是個人首登水社大山,全員15人於潭子區分乘三部車於0545出發,0720到達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停車處,0743於餐廳旁登山口合照後出發。該山因處於日月潭集水區,周邊環境異常的潮濕,全程植物生態大致區分為1/3為孟宗竹林、1/3為杜鵑林、1/3為雜木林,有部分二葉松;地質除了黃土外,上稜後接近山頂路段多白色石英岩,水社大山蘊藏水晶礦,民國55年曾設定為礦區,北原礦業68年向林務局租用開採,因為地方民眾抗爭而作罷。

步道前段為水泥或石階梯路,無論從德化社登山口或是青年活動中心登山口起登,至第一個休息涼亭(伴山亭)的距離均是1.6km,0824至該亭小憩後續往上不久即是滿山的孟宗竹林,知道前段有座「卜吉山」(H1222M),但沒去尋找其基石或標示牌,經落差約50m的下坡越稜後,孟宗竹林內的坡度變陡了,1014過了3.7km里程樁後,開始出現杜鵑林,此段度還是很陡,一直到了4.2km的避雨亭休息,1035在此碰到2位從斗六來的山友煮茶休息。

1045離開避雨亭,此段路往上多杜鵑林,漸漸地出現了白色石英岩,一直至5km里程樁處均斷續出現之,1100通過4.5km里程樁,1106通過4.7km里程樁,此時週遭植物生態多蕨類、雜木林,1115步道左側棄置一堆廢棄機具與鋼纜。1121抵達一觀景台,旁邊就是5km里程樁,地上多白色石英岩碎石,續往前進入杜鵑林,之後是雜木林及箭竹,1200抵達水社大山H2059M,平台前有「水社大山」木牌一座,後方立有二等三角點第1134號基石及5.48km里程樁。

1200-1305於水社大山休息及午餐,此時雲林斗六來的山友次第上來,在此巧遇了王志宏山友,真是有緣呀!行前山羊登山隊隊友鄭玉婷跟我說:「9/13同一日有斗六的美女朋友同登水社大山。」沒想到不是美女史來個帥哥,哈哈哈…!斗六來的山友拍完登頂照先下山,我們繼續休息午餐拍照,一直蘑菇至下午一時才依依不捨的下山,信都隊的蔡總還拍張想把里程木柱扛下山的照片。

1326通過5km里程樁及觀景台,1329通過廢棄機具與鋼纜,1334通過4.7km里程樁及觀景台,1340通過4.5km里程樁,1347抵達4.2km避雨亭,斗六來的山友正在亭裡舉行慶生會,9月份有4位壽星,分享著他(她)們生日的喜悅與生日蛋糕、玄米茶、烤香腸,1410才依依不捨地先下山離開。經過了杜鵑林與孟宗竹林,於1558回到登山口,完成了水社大山的首登。於全員次第下山梳洗整裝後,約1640離開青年活動中心。

1710抵達埔里鎮澀水的「真滿意餐廳」晚餐,享受著道地的鄉土田園料理,至1823離開餐廳返回潭子開車北返。此行有幸天公作美沒有下雨,因位處集水區四處均是水氣,所以非常的潮濕,健行全程濕熱無風燜熱難耐,竹林中蚊子紛紛來襲嗡嗡叫的緊跟不已,雖然因嵐霧的關係也無鳥瞰日月潭的美景可賞,但是山與人的因素還是最美的!

【行程】
0425竹山出發→0515潭子區雅潭路二段集合→0545雅潭路出發→0720抵達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停車場(途中於埔里全家小休)→0743於餐廳旁登山口合照後出發→0801德化社叉→0809涼亭及里程樁1.15k→0812觀景台(損壞封閉中)及里程樁1.2k→0824-0835伴山亭小憩(里程樁1.6k)、德化社叉→0900-0911觀景台及里程樁2.75k→0913孟宗竹林下坡→0937里程樁3.5k→1014里程樁3.7k→1024里程樁4k→1035-1045避雨亭及里程樁4.2k→1100里程樁4.5k→1106觀景台及里程樁4.7k→1115廢棄機具與鋼纜→1122觀景台及里程樁5k→1200-1305水社大山(H2059M)二等三角點第1134號基石、休息及午餐→1324觀景台及里程樁5k→1329廢棄機具與鋼纜→1334觀景台及里程樁4.7k→1340里程樁4.5k→1347-1410避雨亭及里程樁4.2k、慶生會及小憩→1422里程樁3.7k→1437里程樁3.5k→1455里程樁3k→1520伴山亭小憩(里程樁1.6k)、德化社叉→1534里程樁1.2k→1542德化社叉→1558青年活動中心餐廳旁登山口→1640離開青年活動中心→1710-1823埔里鎮澀水「真滿意餐廳」晚餐。
標籤:
瀏覽次數:233    人氣指數:1033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40831六寮崙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40916-19北二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