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6155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好書部分內容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住生心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親密、孤獨與自由
作者: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日期: 2009.03.31  天氣:  心情:
副標題:關於人生的25道習題

我們都在跳著人際關係的探戈,如何踩著一進一退的完美舞步,敞開心胸擁抱別人,卻又不失去自我,享受自我,

就讓我們一同勇敢地體驗愛、自由與孤獨的真諦!

法鼓文化出版 般若方程式系列第3號書籍 楊蓓著 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轉化與超越並進


如果我們真的要在現在的空間裡過得安穩、心安理得,轉化跟超越這兩件事情是同時並行的.用一步一腳印

轉化的方式,來讓自己看見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什麼樣的風貌,當我們可以從這裡面慢慢地走出來,可以面對虛假

的狀態,就可以繼續往下一步一腳印的走,就算不能開悟,生命中的超越還是隨處可見.例如,對某些關係中經驗

的深刻共鳴.......


其實,人人都有他的逃避,可是人人也都有放下的機會.人在逃避的過程當中,一層又一層地去面對自己,然

後一層又一層地放下自己,在這一個轉化歷程中,大大小小的超越就會發生.如此的歷程即是一個人格成長成熟

的歷程,也是人品提昇的歷程.


如果我們希望生命的價值能夠不停地往深刻處發展,這條路是沒辦法逃避的.所以,這幾年我常常鼓勵人們

參加修行活動,因為心厘學在我們的文化裡是舶來品,而在我們自己的社會文忠脈絡裡,內在世界的探索是一種

人文取向的自我期許.因此面對自己的存在,就成為修身養性的自我要求,而這種自我要求又常落於倫理道德上

的批判,這個包袱其實是很沈重的.這種沈重,不是讓我們落於孤單,就是落於一無是處,對現代人而言,要從孤單

中轉化為親密,要從一無是處中放下,找到安身立命的意義所在,真的只有在不斷地變動中面對自己,觀看自己

,一步一腳印地修正自己的言行.所有的理論,都只是反思自己的參考架構,轉化和超越是方法,也是歷程,心自然

會走到明白之處.


在關係中成長

逃不掉的關係


每個人在生活中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可能是伴侶、親子、同事、朋友......,當然還有「自己」.在角色

扮演的過程中,我們追求肯定與認同;同時,也在捕捉存在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想變得更完美,所以在

關係的互動中就會產生一些情緒和衝突.如何從關係的互動中成長,以及如何面對我們的情緒轉折與衝突,這是

人生一大課題.


其實在人與人的關係互動中,每個人都會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和邏輯.以我個人而言,因為本身的專

業與工作都是和人有「關係」,所以對這樣的課題很注重.尤其在自己有了宗教信仰後,發現又多了一個解讀的

方式,再與我過去的經驗結合在一起,對「關係」又另有一番體悟與成長,於是變成自的一套方法和邏輯.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人只要活在世上一天,「關係」跟「活在關係裡」就是無法逃避的.從一生出開始,就註

定為人子女,而且我們也無法決定自己的性別,一旦有性別就產生了關係,構成父子、父女或是母子、母女的關

係,相對地,父母對我們的關係亦同.即便是出家的法師,也許他們可以免去親屬關係,但依然擺脫不了「關係」

,例如師徒、師兄弟關係、居士與法師關係.所以,人即使可以逃離社會、離群索居,卻逃不掉「天生的關係」和

「活在關係裡」.
標籤:
瀏覽次數:47    人氣指數:2447    累積鼓勵:1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好書部分內容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住生心集
 
給我們一個讚!